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最南端的家园。近年来,保护区持续实施“滇金丝猴生态廊道修复项目”,为滇金丝猴架通了种群和基因交流的桥梁,达到“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重效果,努力构建滇金丝猴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 “我们从2019年开始在这里种树,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已经连续种了5年,总的大概种了7000亩的森林。”在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森林752号林,云龙天池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徐会明向蚂蚁森林探访团介绍情况。本次蚂蚁森林探访团成员来自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环境部、同济大学、香港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新京报社等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公益人士等,大家走近自然、感受自然,实地栽下树苗,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 天池保护区是云南松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栖息地。蚂蚁森林752号林是2020年种下的,属于“滇金丝猴生态廊道修复项目”,种植树种为云杉、华山松及冷杉。“云杉、冷杉都是滇金丝猴的过夜树。晚上滇金丝猴会选比较大的云杉、冷杉过夜。”云龙天池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副所长李云芳介绍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龙川子山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成为了斑点状的树丛,胆小且谨慎的滇金丝猴不敢从空地经过,猴群不得不“分居”在一座大山的南北两侧,相隔四十公里。滇金丝猴种群的栖息地因原始森林林带的断裂,被分割成一个个“孤岛”,猴群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长此以往的“近亲繁殖”会带来滇金丝猴种群面临退化甚至灭绝的风险。开展蚂蚁森林造林项目,就是为了建设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滇金丝猴的廊道,打通滇金丝猴交流的途径,实现滇金丝猴的基因交流、种群繁衍。 2019年8月,“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上线支付宝蚂蚁森林, 这也是“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后首个落地实施的保护项目。截至目前,保护区范围内已实施蚂蚁森林面积共7411亩,在团结林场实施1577亩。蚂蚁森林项目的持续实施,为滇金丝猴构建起了种群和基因交流的桥梁,达到“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重效果,为滇金丝猴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3%,是滇金丝猴最南端的家园,滇金丝猴也是保护区的旗舰物种,目前大约有200只。保护区记录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249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5种,区域特有云龙报春、云龙箭竹2种;记录到脊椎动物有439种,其中滇金丝猴、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6种,保护的伞护效应非常的明显。2019年,天池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2021年,保护区实施的蚂蚁森林和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分别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图文:云龙关注 本期编辑:李茜 初审:徐会明 终审:董利斌 |